夏天是全年最热的季节,可谓酷暑难当。人们在这种季节容易心火旺盛致心情烦躁、失眠易怒,除了有意识地调节心情,尽量放松、保持平静以外,饮食上也可以做适当的调理。
天气更热了,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、呼吸而大量失去。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,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,易出现“上火”症候,不少人会出现口干舌燥、食欲不振、大便干燥、牙龈红肿等病症。 对付体内的“火”情,喝水、补水非常关键,一般来说,成年人每天需饮用1500—2000毫升的水,也就是得喝七八杯水。体内不缺水,才能利于体内致热物质从尿、汗中排出,达到清热排毒的目的。 上火别着急 分清类型对症去火 上火可分为外感之火和内生之火,相对来说,外火往往病情较重,甚则危及生命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有必要,当它们被破坏时可引起严重的代谢问题,从而酿成悲剧。中医所说的火可分为不同类型,主要包括心火、肺火、胃火、肝火、肾火五种,各种类型的火有不同的症状。 心火:分虚实两种,虚火表现为悸烦不宁,寐少梦多,手足心热,盗汗,口干舌燥或舌疮频发等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实火表现为心悸阵作,烦热躁动不安,寐多噩梦,面红目赤,口干苦,喜凉饮,口舌糜烂肿痛,小便短赤灼热,舌尖红绛,苔黄,脉数有力。 胃火:分虚实两种,虚火表现为胃脘灼痛、嘈杂似饥、稍食即胀、干呕恶心、大便干结、形体消瘦。舌红、少苔,脉细数。实火表现为上腹阵痛、痛势急迫,心中烦热、消谷善饥,或伴呕血,口干口苦或口臭、牙龈肿痛糜烂、大便干硬。苔黄,脉数。中医认为,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、清滞的原则,要饮食节制,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,甜腻的食物少吃,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,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,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。
|
版权声明
本内容由“太平洋时尚网“原创,未经允许,请勿擅自篡改、抄袭或转载。如有任何合作意向或疑问,请先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