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深秋是感冒高发季节,感冒后很多人会直接吃家庭备药,这种看似“治疗及时”的措施,其实存在很多的“健康隐患”。因此,在这个季节,擅自用药物要格外小心。 1.滥用止咳药 秋季燥咳常被误诊为普通咳嗽来使用止咳药,这是不对的。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:一是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产生止咳作用的止咳药;一是末梢性的止咳 药,口服后,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,使黏膜少受**,达到止咳作用。常见的有复方甘草片,各种止咳糖浆。用止咳药来止咳,治标不治本,还会掩盖病人的症状,以至于耽误治疗。 2.滥用润喉片 润喉片一般有清热解毒、消炎杀菌、润喉止痛的作用,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、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,它能收缩口腔黏膜血管、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,而在干燥天气经常含服,会使黏膜血管收缩、黏膜干燥破损而加重病情。
|
版权声明
本内容由“太平洋时尚网“原创,未经允许,请勿擅自篡改、抄袭或转载。如有任何合作意向或疑问,请先与我们联系。